前线,身后跟着的是他精心挑选的几百名战士,尽管此时的局势对他们来说并不乐观,但杨高依然信心满满。
他知道,只要能够突破朱慈烺的防线,杀掉那位年轻的皇帝,明军的士气必定会受到致命打击,整个战局便会瞬间发生逆转。
而朱慈烺则依然坚守在阵中,带领御营奋力与清军对抗,每一个命令都精准而果断。
朱慈烺静静站在战场一隅,心中却早已打定主意——若情况危急,他必定会毫不犹豫地撤退,确保自己能顺利突围,保全性命。
这场战斗对他来说,固然关乎明军的生死存亡,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生命和未来。
明朝的疆土可以再争,但他一旦丧命,便一切皆休。
作为一国之君,决策时的冷静与果断,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武器。
他的眼神迅速扫过眼前局势,虽然当前正面战场看似处于劣势,但他并不慌乱。
朱慈烺深知,如果一旦敌军的攻势不见减缓,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撤到后方的安全地带,从容组织反攻。
而现在,情况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有了精锐兵马的支援后,不仅正面战场的局势开始逆转,就连大营两侧的清军进攻也被有效遏制。
原本占据上风的清军攻势,突然在两军接触后,出现了停滞的迹象。
随着更多的明军援军赶到,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微妙变化,双方的兵力对比逐渐平衡,形成了焦灼的僵局。尤其是济拜的军队赶到前线,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即便杨高在两侧实施包围,明军在这股新力量的帮助下,不再是被动防守,反而有了反击的机会。
此时,杨高的进攻节奏顿时被打乱,原本计划包围朱慈烺的战局也随之变得扑朔迷离,局势远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