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时候的华北,早就不是元末明初时人口稀少的马场了,朱慈烺想要组建真正能和八旗军决战的骑兵大军,还需要伺机夺取一个养马场。
要知道,仅仅靠战场上的缴获,组建起来的骑兵,就算强大,也是一次性的,即使能取胜,也无法持续迅速扩大战果。
“殿下估计.李自成能坚持多久?”李邦华并没有觉得朱慈烺在胡言乱语,这一路上,朱慈烺表现出来的实力,已经使得他的话值得信任。
“或许不到一年,鞑子明年的这个时候,恐怕就会南下应天府了。”朱慈烺直言道:
“李自成若是有那个勇气坚守,耗到了春夏雨季来临,气温升高,疫病横生之时,那鞑子两三年内,都将无力南下。但陕西还有那么多兵马都在观望,他恐怕根本没有那个胆气。”
朱慈烺知道,李自成当了那么多年流寇,转进如风,逃出生天那么多次,路径依赖必定是有的。而且,在原本历史上,潼关外的数次偷袭失利,也给了他很大的打击。
若是全无袭扰野战,消耗敌人的实力,坚守城池那就是自取灭亡了。因为围城大军理论上,拥有的是城外的所有人力物力资源。
“不到一年?”李邦华一时有些不敢相信,这个时间根本不够练出新军。
“北直隶,河南,山东,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最适合的就是骑兵行军。”朱慈烺补充道。
“可江南成建制的大军,恐怕两三万都凑不出,黄得功和左良玉两部,应当可以算是其中实力最强的两支了,前者号称三万,后者号称二十万。
但两者麾下真正的战兵,恐怕都只有两三千,黄得功的家丁不过数百,左良玉收拢了大批兵马,精锐战兵应该多些,但真正的嫡系,也只有数百。”
李邦华听到这里,整个人都蔫了。要是局势真如朱慈烺所说的那样,大明就真的是岌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