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之前江尽所言,没头没尾,极为古怪,还声称自己知晓林斐然生死,难道……可她又如何能到妖界去?
门还未关,卫常在提步前追,忽然间,又有一只信鸟降至,他此次并未禁锢,信鸟触之即燃,其间传来秋瞳虚弱的呼救。
“卫常在,我在小松林西侧,受了重伤,我……救……”
似是力竭,声音到此为止。
卫常在停下身形,乌眸中倒映着那愈发缩小的方门,静止片刻,他抬头望向云中明月,终于动身。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圣人有言: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修士修行入道的第一步,便是冥想,视万物以心,听万物以气,以当下所感构筑一个大千世界,万分清净,这便是第一境,世人亦谓之心斋境。
当年林斐然等人还是小萝卜头时,先练了一年的弟子剑,随后才被师长带至先祖遗留的剑境中打坐悟道,尝试着摒弃杂念,破入心斋。
道和宫择选弟子严苛,入门后却是放养式,师长将人带至剑境后,便兀自打坐凝神,再不管弟子去留。
第一日,全数到齐,但第二日,来人减半,第三日,陆陆续续、稀稀拉拉,甚至有弟子在剑境中打起了雪仗。
都是一群半大的孩子,吃得了练剑的苦,却吃不了打坐的闲。
众人玩闹间却也明了,第一人自然只会是卫常在,他是首座关门弟子,天资卓绝,甚至比冰雪凝静。
某一日,剑境内群峰微鸣,有人破境,众人回首而视,落到卫常在身上,他却也睁开了眼,略略侧目向后方看去。
那里坐着一个小小的女弟子。
眉目舒缓,唇角微扬,一副遨游心内、自在畅然的模样,与卫常在的静雪之姿不同,她更像咬定的松柏,默然的群山,眉宇间却又含有涤荡的风、清渺的雨。
她在感受世界。
众人注视良久,她睫羽微颤,终于睁开了眼,眼内含光,面浮轻雾。
迎上大家或好奇或惊讶的视线,她扬唇一笑,上下牙各缺一颗,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3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