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李厂长可是研究过市场的,觉得年底最多涨一毛钱就不得了了。
这还说不定,因为随着产能增加,锭掉价的话,指导价也会下降。
“阿婶,先收你家的,我爸等会来,不急。”秦大河笑呵呵的开始叉。
旁边的一家,秦大河派了根黑松过去,人家就愿意等着了,本身卖也不差这几十分钟。
这次秦父来的快了许多,上了岸立刻帮忙装。
看到雪白的,父子俩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这个晒晒勉强能达到一等的程度了,前面秦大河单独装着的那七百斤也一样。
这些个收回去先不卖,多晒晒,把家里的一等掺点进去,送到扎厂起码三块七八样子。
当然,把家里的次掺点进去也行,反正好的二等同样价格能赚的更多。
像这种顶级的二等好,一天收个一千四五百斤,起码能赚个六七百块,算是收过程中的额外收获。
父子俩默不作声的开始过秤算账,然后和前面那七百来斤放一起。
过了一会儿才开始收另外一家,这家品相差点儿,但也是二等范围内。
湿度什么的差不多就行,收不用那么讲究。
虽然说父子俩前些年也没干过这些活计,但做收起来和老油子一样。
两家一起是一千四百斤,等主家都走了,秦父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看向儿子。
“还收不收?”今天都三千斤了,还有一千四百来斤好呢,利润惊人哦。
“继续收呗,一船起码装个五六千斤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