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下手一向相当狠之后,他们决定换个方式。
对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说,只要君王下定决心,改革这种事情,就一定能做成。
大部分半途而废的,只有两种原因,其一是君王本身不坚定,面对大量的反对,产生了恐惧,于是有了退缩的心理,这种原因大多数出现在并不如何杰出的人身上,而偏偏这种君王占据了大多数。
第二种原因则更加常见,那就是君王本身对于执行改革的臣子,并不是特别的信任。
君王之所以同意改革,仅仅是因为,臣子说服了君王,这实际上非常危险。
因为这意味着如果另外一个反对改革的臣子同样说服了君王的时候,改革就会停止。而说服一个君王其实并不难,在千百年的实践中,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抹黑提出政策的人,这个办法很好用,虽然经常强调不要因言废事,不要因言废人,要辩证的看待,但越是缺什么,就越是强调什么。
但谁能做到?
如果一个人被打倒,他的话和行为,都会成为禁忌,即便你说他有些话是正确的,但也会被人指责“你宣扬他的话,就是在支持他”。
再多的辩解也没用,所以打倒人,不打倒事,很难。
第二种,将改革的失败呈上来,并且添油加醋,在改革中这并不是一件很难得事情,大部分的改革都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在改革过程中,可以动手的地方,太多了。
将这些东西提交上去后,基本上都会有极好的效果。
可惜。
这些办法对于洛长青都是没有大用的,正如先前所说,洛长青才是一直和天子见面的那个人,他不给别人上眼药就不错了,更别说别人给他上眼药。
这些人玩的手段,洛长青都知道,而且比他们更加擅长。
废除贱籍就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大致上完成,但是洛长青却没有丝毫的欣喜,反而感觉极度的不安。
仅仅是废除贱籍就花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如果想要彻底将小农经济破除,想要打破现在经济形势,真的能做到吗?
而且。
下次天子可就不一定会支持自己了,毕竟按照他了解的事情,下一步是真的要限制君王的权力了。
这种限制可不是当初那种宰相制度的限制,而是要夺取天子生杀予夺的大权,换句话说,就算是天子有权力,但以后有事,不能随便杀人。
要破除天子的绝对权威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