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而东罗马则是完全想要待价而沽,别看东罗马有时候对大汉帝国的建议听之如命,但是真到了关键时刻,君士坦丁堡那些“新罗马贵族”的老毛病又犯了,甚至还怂恿尼古拉二世保持中立。
但是尼古拉二世这个人说实话,确实被之前汉国打怕了,再加上此时大汉帝国实质上掌握全球贸易链,以及几乎所有的产业链,你要想在这个世界混,不想成为落后国家,你就得加入大汉帝国构建的贸易体系中,要不然就得自绝于世界市场之外。
【此时的大汉基本掌握了全球的贸易航道,产业上也利用上一次战争,完成了全球重塑,就连英国都只能加入到大汉帝国构建的以美洲为核心的贸易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他想要富强,他就得为大汉帝国摇旗呐喊,要不然此时的大汉帝国,可以分分钟让你感受到什么是世界霸主的长臂管辖加经济制裁。】
【美利坚:这不是巅峰期的我吗,哎,可惜回不去了,算了,继续举债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尼古拉二世只要不傻,都能看的出来,跟着谁混,更有前途,更何况该死的德国佬拿走了将近一半的东欧,还拿走了至关重要的工业和粮食中心的乌克兰。
这可不亚于往东罗马帝国的心口挖肉,相比之下,让出的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看似是在版图之内,说的好听是领土,其实君士坦丁堡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两块看似很大的地方,就是殖民地,而且是两块产出不高的殖民地,两相比较之下,和谁好,几乎不是什么选择题,而是必然的选择。
只不过东罗马骨子里的小精明又知道汉国此时有求于自己,所以相比于和德国靠的近的西罗马,东罗马就矜持多了,基本上就是发表了一番“不痛不痒”的公式外交发言,然后坐等好处上门。
而另一个早就投靠大汉的英国,则是在舰队抵达后,就坚决表示了支持,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泰晤士报对德国的攻击,以及对大汉帝国的谄媚,原文中甚至有一段是这样的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