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直面欧洲的威胁,最少需要投放一百五十万吨海军抵御欧洲的海军的侵犯,而且不只要求能够抵御,最重要的是能够作为反攻登陆欧洲的主力。
所以在未来,大汉一线的主力舰大部分都将安置在大西洋一线,保护大汉帝国的商贸,以及国家安全。
而另一个东非至中东战场,则是仅次于大西洋的第二战场,按照大汉帝国海军的计划,该地区未来将处于攻势,战争一旦爆发,驻扎在东非的舰队,将第一时间挺进红海,封锁西罗马帝国的进入西亚,印度洋第二战略通道。
【按照当初签订的条约,汉法双方都不得在红海地区部署大规模舰队。】
在控制该地区后,第二个战略目标就是夺取苏伊士运河,哪怕夺取不了,也要控制沿线的亚丁湾,波斯湾地区,阻止欧洲的战舰进入亚洲。
而在控制这些地区后,最后就要汇聚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回师攻取印度这个最后的超级殖民地,彻底控制印度洋。
这部分海军总吨位和大西洋一样,都是一百五十万吨!!
这也就是海军所说的打赢二点五场战争中的两场,至于最后的半场,其实就是指太平洋一到远东一线,这部分地区的军队主要作用就是牵制和伺机攻取包括马六甲,澳大利亚在内的英属殖民地。
考虑到在远东方向,大汉还能获取商国,周国,乃至日本海军的支援,所以在当地部署的军队也最少,只有前两个地方的三分之一,五十万吨。
【日本海军如今总吨位为三十万吨,按照和汉国商议的扩建计划,未来整个日本海军将达到五十万吨的恐怖规模,但很可惜,这部分海军的指挥权,按照当年签订的帝国安保条约,战时状态属于大汉帝国海军管辖。】
而如果再算上未来商国计划中的“二十五万吨海军”,以及周国躺平式的“十五万吨”海军,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