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叫板。
严格意义上讲,蜀王的霸道,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大汉在中东的形象,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是恶名,但是不要忘了,在中东的这片土地上,从当初的闪米特人,到罗马人,再到阿拉伯,奥斯曼,乃至昙花一现的鞑靼人,其实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民族。
他们所谓的强大,其实也是建立在火炮和马刀之上的,阿拉伯马看的高大神俊,但是这玩意却是实实在在的战马,是一个又一个帝国完成对中东统治的工具,白色的鬃毛,实际是用几千年的鲜血所浸染的!!
在中东这片燥热的土地上,强势的一方,总能够得到尊敬,而如果你光有强大,而不愿意使用这股力量,他们只会认为你“无能”“徒有其表”,就像后世的美利坚,在中东作恶这么多年,干了这么多坏事,但最后中东很多人还是把维持和平的希望寄托在它的身上,虽然其中不乏有“拖鞋军”这样的反抗者。
但其实只要真正的了解中东就会发现,其实他们一点都不反感帝国统治,他们只是反感帝国的统治太过于残暴。
而蜀王刘玄和他的幕僚伍真道恰恰就是看透了这一点的人,在解决完内外问题之后,立马开始将那些收拢上来的土地分给了巴格达地区贫民窟里的穷人,这些人迅速的成为了蜀王口中的“可用之辈”。
而随后蜀王又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改良,之所以是改良,而不是改革,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蜀王在当地,其实更多的还是“萧规曹随”,并没有愚蠢的认为获得主导权后,就立马开始大刀阔斧的改制,而是选择了非常简单的工业化进程改良。
以及削减了当地很多“光吃不干”的僵尸部门,增加了一批投靠过来的伊拉克官员,盘活了整个伊拉克的运转系统。
而在之后,又开始了大幅度的减税,这次减税最大的地方就是当地的工商业,利用这次减税,蜀王再次获得了当地商人的支持,甚至有商人为蜀王建立了十几米高的雕像,只不过还没有送过来,就被蜀王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