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罗阿爷泪点点,“张文烈公之妻彭氏乃是我祖父的亲姨母,我曾祖罗定文公乃是大明东莞守御千户所副千户,与张文烈公是老襟。
永历元年(1647),清兵逼近广州,我曾祖、祖父与张文烈公一起护国,道滘一战,我曾祖六兄弟,祖父堂表三十七健儿俱死国难。
我这一房,原本有丁男四十余,及至逃到南洋时,只余数人。”
说到这,罗阿爷激动的浑身摇晃,“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国仇家恨就在眼前飘荡,从未蒙面但我就知道是他们的曾祖、祖父,满脸是血在朝我无声怒吼。
可是我们子孙后人,不但没有能力为他们报仇,反而已经快把他们忘记了。”
张家玉乃是岭南三忠之首,东莞人,进士出身,一路从北京辗转回到广东。
清兵逼近广州时,张家玉在家乡号召乡党护国安邦,大小十余战,终因寡不敌众在增城战死。
死前向北叩首悲呼:‘矢尽炮裂,欲战无具,将伤卒毙,欲战无人。臣力竭矣,唯以死报国!’
其中最惨烈的道滘一战,张家玉全家被俘,祖母陈氏骂贼而死,母亲黎氏、妻子彭氏及至亲四十余人被清兵杀死,乡人随张家玉殉国者多达两千余,后世尚存道滘万人大坟。
在张家玉事迹的激励下,终满清一朝,全天下反清情绪最激烈的,就是张家玉的家乡,围绕着广州,北至香山县南到新安县(深圳)这一带。
他们在嘉庆三年(1798)就敢大张旗鼓祭奠张家玉,可见后世排满革命自此地兴起,不是没有原因的。
罗阿爷看着鄚子布,“我罗大铳等了半生,就是在等明香人中出一个真正不忘故国的人物,我知道你想干什么。
虽然我能给的不多,但只要你鄚子布能在张文烈公神位前发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