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到空中的脚手架上,最后再一点点的放下去,下面的人则是配合将这展开的塑料精细的贴到伞架上。
在贴好一面之后,众人按部就班,很快就将整个伞面都做了出来。
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简单了,升空的热源和底下的吊篮。
热源倒不是大问题,因为他们有比火更稳定的能量源,唯一需要考虑的是热气球上方的热量耐受度问题,因为热空气会先朝上方升去,处理不好容易将好不容易做得好的伞面烫焦。
所以要做好防热处理,处理方式则是在上方做一层隔热层,材料则是用木头薄片就可以。
这项工作比较简单,因为最难处理的重量问题,有李文刚在就不用太过担心。
最后的吊篮则是做的解释结实一些就可以,尽量做的宽敞一些。
至于其他的配套工具,比如给张馨月用的声波增幅器,投射器等等,要等热气球试飞成功后,看一下浮力余量再来考虑。
所以接下来就是让人紧张的试飞了,除了紧张之外,陆雨宁还或多或少有些兴奋,毕竟这也算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种交通工具,而且还是带着战略意义的。
四阳了。
还好前几天弄了点存稿,不然就断更了。
这几天发烧挺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