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中年摊主抬头,露出和煦的笑容:“老先生,我这对联不单卖,两块钱一副。”
刘竟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好啊,我家房间多,你就给我来二十副吧!”
摊主一愣,有些惊讶:“二十副?老先生,我没听错吧?”
刘竟斋肯定地点头:“没听错,就是二十副!”
摊主不禁好奇地笑道:“呦!您老家里这得多大啊?”
刘竟斋哈哈一笑,摆摆手:“呵呵,还成,我家人口多,热闹着呢!”
摊主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恍然,略带敬意地问道:“恕我冒昧,老先生您贵姓刘吧?”
刘竟斋微笑着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几分慈祥。
目送刘竟斋爷孙俩渐行渐远的背影,中年摊主不禁喃喃自语:“难怪呢,刘家庄果然以刘姓家族最为兴盛。”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显然对刘家庄的过往颇为熟悉。
买完春联,刘竟斋再带上嚷嚷着要买鞭炮的外孙钟小伟来到了鞭炮区。
别看这些包装质朴的鞭炮,它们外表普普通通,可一旦被点燃,噼里啪啦的声响瞬间就能把春节的氛围感拉到极致,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气氛担当”,承载着大家对新年满满的热情与期待。
买鞭炮区域人最多,各个摊位前是人山人海,乌泱乌泱的。
九十年代,对于燃放鞭炮的规定其实并不是那么严格,几乎到处都可以放鞭炮,充满了鞭炮的声音。
春节期间的氛围特别浓厚,不仅是春节可以放鞭炮,大年三十、初一,还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都离不开鞭炮的声音。
不只是过年,人们还会提前买好鞭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