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
也就是我这种机械专业读了四年,维修和见识过不少机甲的人能跟得上他的节奏。
其他在座的新生大多没有实操过机甲,听他说完十分茫然,跟不太上。
其实他们这群新生已经是全帝国的高材生了,但毕竟刚入学,加上闻骞讲得又实在太过于深奥艰涩,于是这些人里能跟上闻骞语速和思路的少之又少。有些提前学过内容能跟上,但也是一脸吃力。
最初全班都在大睁着眼看着闻骞,试图挽回一些骄傲,可随着闻骞所讲内容越发深入枯燥,这些人也注意到身边的人都和自己一样听不懂,于是干脆连头也不抬了,掏出终端开始摸鱼。
闻骞的目光倒是锐利,自然看得出这些人的听课状态,可他却根本不在乎,连提醒都不提醒,只是完成任务一样继续保持的原本的语速,十分迅速从一个领域跳到另外一个领域,完全不管关心这些人的接受度。
别人不感兴趣,我却越发投入。
至少对我来说,一旦跟得上闻骞的速度,就知道他这一节课的知识点,几乎比某些课程半个学期还多。对学机甲设计的我来说,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我们有些机甲设计必须考虑战斗员的感受,机甲和驾驶员的磨合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但是如果设计者本身都对驾驶员不够了解,又怎么能设计出好的机甲呢?
这也是我们专业同学欠缺的部分,我们能实操完整机甲的机会是很少的。再加上体能不行,更是没法长时间驾驶,于是这块就一直是我的短板。
而闻骞时不时地谈到一些机甲操纵和驾驶时的心得,对于驾驶员来说很有用,对我这种设计者来说也能提供不少重要的思路。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