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军火,长达三年之久,后为避难,逃回大辛,在樊京开起默默无闻的小酒馆,安稳了几年,而后便承办了金玉堂,成为太子的幕后舵手。小王翻查了金老板的家,在地底发现了巨额的东海钱币。
“而小王在绝杀道总坛亦发现了巨额的东海钱币,正怀疑这些财物便是谋杀太子的酬金。但因没有交易记录,买主发帖又是用北阖文字,才不敢确信。故而先质疑思晏姑娘有无撒谎,又问及虞侯是否忠心,后试探隐笑究竟好歹,待一切清明,终于敢将这番揣测敬献殿上——
“倘若一切祸端与谣言皆是东海朝堂在运作,便全然说得通了。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打得一手好算盘。利用北阖的杀手谋害大辛的太子,挑起祸端后,立刻利用金玉堂话本,挑拨辛帝与虞侯君臣不睦,使虞侯在朝堂难以自处,后又将辛帝恐会进攻北阖的暴政谣言传至北阖,致使北阖人心惶惶,若非北阖王一心求和,恐怕就要以攻为御,怒大辛出尔反尔了。这一切,都是东海的阴谋。
“此番前来,多罗是奉北阖王之命,邀辛帝陛下共谋霸业,东海欺人太甚,陛下若为太子复仇出征东海,北阖愿出兵相助,共分利益。小王即刻以命为押,待北阖助陛下为太子平反,再归故里。”
焦侃云怔然出神,她完全明白了。为何要她出现,才能成事?又为何说不会要她的命?原来他确然不是冲着她来的,而是想借她为跳板,引出金玉堂的掌控者。
揭秘她的身份,能让辛帝知道,多罗已全然猜到金玉堂的背后实是辛帝在掌握。这就和揭露思晏,是为了让辛帝知道,北阖已清楚太子案真相一样。
多罗铺垫了那么多,从思晏之事,到虞斯,从隐笑,再到金玉堂,无一不在告诉辛帝,他掌握了这一切都是辛帝谋划的证据,半含诚意,半含威胁。
作为证据,东海的货币和金老板,根本就没法全然站住脚。甚至很有可能,那所谓的东海货币,都是多罗来到樊京后现成埋进金老板家里去的。但无所谓,北阖只是需要一个理由,再牵强都可以,只为了与大辛站在一起。
倘若辛帝愿意一起祸水东引,那么多罗知晓一切,却没有揭穿,就是诚意,倘若辛帝不愿意,执意发难北阖,那么多罗知晓一切,就是最后为北阖博利的筹码。
原本多罗想与她在殿上激辩一番,如同思晏一局一样,旁敲侧击地展露更多的信息给诸位大臣,让诸位大臣猜出辛帝更多不为人知的面貌,从而使辛帝思考“如何继续装明君”,当然是存续盟约,否认一切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