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停了,天空虽然没有放晴,仍晦涩有云层遮盖,但雨既已住,军营中便也有了几分生气。护良身着镀金的明光铁铠上马,身边除了数十骑亲信护卫,还有四五辆四轮马车,车上都是金银器皿和上等蜀锦,都是准备用来临阵赏赐有功将士的。浓云下的天空无星月,四野一片漆黑,空气寒冷清冽。骑士正忙碌的吃着早饭。将士饮食的时候,从奴军役们也急忙切谷草把马喂了一次,并将马蹄用牛皮捆扎,甲胄则包好了放在从马上。
由于马匹已经跋涉了半个多月,都掉了不少膘,为了保留马力,遇到陡峭不宜行之地时,唐军骑士们都下得马来,将士们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拽着前马的尾巴,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草甸中前行。就这般行了二十余里,天色已经完全亮了,前面的哨探看到前方天空中的灯光——那时指引方向的热气球,那热气球的下方就是敌人的所在。
当唐军渡过一条小河,前方的热气球丢下三个发烟筒,浓烟划破天空,在天幕上留下三条浓重的痕迹,这意味着敌人的营地已经相距不远了。彦良举起右臂,对靠过来的传令官道:“传令下去,各队披甲!”
唐军的骑士们停下来,开始穿戴铠甲和为战马披甲。眼前的草甸平坦开阔,一直向西延伸,没有尽头。许多骑士们这辈子也没有见过这般景象,纷纷感叹地说道:“好一片跑马厮杀的战场,若是能葬身于此地,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此时正是公元682年四月初二的卯辰之交。
当唐军披甲列阵之时,吐蕃人便已经发现了。
吐蕃人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勃伦赞刃虽然长途行军十分疲惫,还是依照往日的习惯派出了足够多的夜哨,但唐军的靠近时,某个夜哨在确定来者不善时,便牵出两匹马,骑上一匹快马,带着从马,向己方的营地逃去。
在逃跑的过程中,这个夜哨遇到了唐人的前哨斥候,唐人的斥候立刻张弓放箭,射中了那吐蕃夜哨的小腿,顿时血流如注,那吐蕃夜哨情急之下,割断了从马的缰绳,那从马是匹栗色的母马,唐人前哨所骑的是公马,闻到母马的气息,不顾主人的鞭打,便与那母马纠缠到了一起,任凭主人如何鞭打也不肯离开。等到几个唐人斥候重新控制住自己的马匹,那吐蕃夜哨早就跑的没影了。
那夜哨逃回吐蕃营地,当值的吐蕃将校赶忙领着他去见勃伦赞刃,夜哨道:“唐贼已经临近我军营地,相距不过三四里远,皆是骑兵,至少有三四千骑,我离开时他们正在披甲,应该马上就要杀过来了!”
勃伦赞刃闻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