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守卫者进行残酷的报复。既然是
', ' ')('\n
这样,那守卫者主动献城换取优待就是一个很理智的选择。
所以古代围城战中,进攻方会全力想办法隔绝内外,不让守卫者得到外部的信息,使其绝望;而救援方不管有没有足够的把握,都会尽力做出一些救援的动作,以免守城者因为绝望而投降。这种心理学上的博弈在古代围城战中是很常见的。所以这些吐蕃军官对甘州城的坚持很奇怪——唐人这么长时间都没派援兵来,你们还坚持个啥呀?
“昨天晚上,我的哨探拿住了一个唐人的信使!”弓仁笑道:“是从长安来的,身上还带了一封敕书!”
“长安来的?有这等事?”一个军官笑道:“那信上都写了什么?”
“你不懂得汉文,我让通译念给你听!”弓仁笑着从袖中抽出书信,递给身后的通译。那通译接过书信,咳嗽了两声,便念了起来。一开始还好,念到后来长桌旁的吐蕃军官们便笑了起来,有几个刻薄的还笑道:“这个节骨眼上,准那张全文荫庇其子,岂不是让他去死吗?”
“荫庇张全文还好,至少他儿子还真能靠这个得些好处。可后面什么甘州赐复三年就是笑话了,这甘州明明在咱们手里,百姓缴纳多少税赋,干多少劳役咱们说了算,长安那边免了又有何用?”
“对呀,那我还赐复关中十年呢!不用谢了呀!”
绝望
“那可不成,咱们要是打进关中,把大唐天子赶出长安,岂不是整整十年一斗粟,一匹绢的捐税都收不到了?那大伙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说归说,做归做嘛!真的把土地占了,收不收捐税,收多少捐税还不是就凭一张嘴?”
弓仁举起右手,长桌旁渐渐静了下来,他沉声问道:“你们觉得这信使应该怎么处置?”
“推到城边,一刀砍了就是!”一个军官笑道:“让甘州城里的唐人看看对抗我们的下场!”
弓仁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目光转向长桌的另一边:“其他人呢?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要不,把这个信使推到甘州城边,让他告诉城中守将,不会有援兵来了,打消城内守兵的盼头,这样咱们就能不战而下了!”
“不错,这个办法好!”
“对,这是个好办法,不费一箭就能拿下甘州城!”
第二个军官的建议顿时赢得了绝大部分吐蕃军官的支持,就连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