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般高手眼中,‘无招’之名已失其义,招式唯论合用与否。”
“那再往后又当如何?”
孟奇已然听得沉醉,忙追问道。
杨尘微微仰头,望向夜空,声含感慨:“此后,便要追寻心中之剑!
管他手中有剑、心中忘剑,总归是借剑淬炼心灵,令己身之剑与心神相融,与天地自然交感呼应,使招式渐趋本质。
贴近天地间的幽微玄妙。
可最终,仍需回归剑之根本,叩问己心:剑为何物?因何执剑?于自身武学、生命历程里剑居何地位?又在天地乾坤的运转法理中象征什么?诸般疑问,人各有解,此即为自身剑道的起始。
踏出那关键一步,便能内外天地交汇,长剑与天地自然合流,一剑既出,法理蕴含其中,上可破苍穹、决云气,下能裂黄泉、撼地府,高山峻岭难以阻挡,沧海横流亦不能掩其锋芒!”
杨尘稍作停顿,继而又道:“虽说突破半步外景之境,难度更甚于晋入外景!
毕竟,开启生死玄关,搭建天地通途,与那神秘莫测、危机四伏的眉心祖窍紧密相连,稍有差池,便会陷入痴傻绝境,甚或殒命,对心性修为、天地感悟要求颇高,但外景之境,并非不难。
其关键在于自身心性的锤炼,与对天地自然的洞察体悟,若得精妙功法、优厚资源相助,心性与感悟的门槛便会降低;
可如当下这方世界的武者,既无开启眉心祖窍的正统法门,只能凭借幻形大法之类取巧行事,又缺内外天地交融的详细诀窍,若想功成,心性境界、自然感悟非得达到几近外景高手的高度不可,方能冲破玄关,一步跨出九窍,迈入绝顶之列。
故而剑皇,心灵感悟之境超凡脱俗,远超其肉身实力与实战能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