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之心也就淡了。
第二天。
队里开始发放口粮和现金,口粮按照每人平均1000斤的标准执行。现金按照平均800元进行分红,多劳多得。
今年的口粮就算分完了,但现金分红只是第一次,回头等卖了稻种还会有一笔收入,根据情况再进行第二次分红。
大队和公社这些天进行了稻种份额分配,换购比例不变,其中两成用稻谷支付、其余八成用现金支付。
首先是9万斤【农垦58】三代稻种,在剔除了少许不合格的部分,队里自留了一些,有8万斤稻种拿出来进换购。
拿到份额的生产队,首先要将八成的稻谷直接交到收购站,收购站开具收据之后,才能拿着收据和现金五二队换购稻种。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尽量避免稻谷流入地下交易市场。
9万斤【农垦58】三道稻种全部换购完毕,二队收入了16万斤稻谷和69120元现金。
接下来还有10万斤【南光二号】三代稻种,换购比例恢复到1比10,前来换购的生产队并不多。
县里也让各公社积极推广,但效果很一般。
10天的时间,【南光二号】只换购出去了2万斤稻种,收入4万斤稻谷和17280元现金。
“三哥,是不是杂交水稻的宣传力度不够?要不你去找一下郑支书和公社的徐书记,请他们想想办法?”
郑虎有点着急,明明是高产的稻种却卖不出去,他觉得很不可思议。
实际上这个现象也很好理解,毕竟是新生事物,大家对于杂交水稻心存顾虑,想要让更多人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