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唯搞出【南光二号】的消息,就像插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县里的角角落落。
第二天。
魏光华就找上了门。
“魏队长,我也不瞒你,【南光二号】属于杂交稻种,产量达到800斤左右问题不大。
但是,这个稻种有可能不能留种,我必须同你讲清楚。”
方唯没有隐瞒,他知道魏光华善于算账,到底要不要试种,就看他怎么想了。
魏光华果然犹豫了起来,考虑半天还是放弃了试种的机会。
反而是别的大队甚至是别的公社下属生产队,对新稻种非常感兴趣。他们可是听说了,新稻种的亩产能达到800斤左右,而且碾出来的米,口感非常好。
比【南光一号】和【农垦58】这两种稻谷都好吃。
于是有不少生产队做了决定,决定试种【南光二号】一代稻种。
“第一代稻种还不是很成熟,换购比例打6折,按照1比6进行换购。”
方唯也不是不知变通的人,现在还处于试种阶段,况且是第一代稻种,所以在换购比例上给予了很大的优惠。
78000斤【南光二号】一代稻种,队里留了8000斤,其余的7万斤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一扫而光。
这一次都是拿稻谷换的种子,队里进账了42万斤稻谷。加上原先的22万斤稻谷,库存达到了64万斤。
方唯让郑虎去和粮食收购部门联系,对方上门收购,直接拉走了60万斤稻谷。
队里进账了6万块钱,库存还剩下4万斤稻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