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物质基础,大锅饭
惊蛰过后,天气逐渐转暖。
一阵阵的春雷炸响了沉睡一冬天的大地,方唯和郑虎等人开始安排春耕工作。
其实每一年都一样,播种、催芽、育秧、插秧等等,在重复劳动中期待着当年的收获。
这一季的早稻,队里决定在120亩大田里种植【南光一号】三代稻种。
100亩试验田,分出10亩种植不育系+种植【优红三】,10亩种植不育系+种植“贡米”,另外10亩单独种植新找到的不育株。
还有70亩地用来种植【贡米】二代稻种。
这些不育株是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比如像杨连长、收购站、吴茂盛和孙振兴,魏光华也从临县帮着找了一些。
研究杂交水稻是一项长期复杂且繁琐的工作,没有耐心的人根本搞不成。
这一次的种植和以往不一样,其中10亩试验田是不育株和【优红三】混种,采用间隔种植法,使得两种稻子互相靠近,便于给不育株授粉。
从而培育出不育系。
另外10亩试验田则混种了不育系和【贡米】,种植方法也会采用间隔种植法,从而培育出杂交水稻稻种。
在这里,【贡米】是准备当做恢复系使用,生产出来的稻种含有【不育株】、【优红三】以及【贡米】,三个品种稻子的基因。
至于会具体显现什么特性,还有待观察。
但对于方唯来说,区域属性肯定会刻在新稻种的基因里,比如像抗病性、抗旱性、产量加成特性、植株强壮特性等等。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