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的晚稻亩产差不多就是600斤,增产效果明显。
“赶紧把次一级稻种挑出来,你们找人到处去宣扬一下我们的亩产数据,回头好卖种子。”
魏光华喜欢这种生意,倒手之后就有5倍的收益。
他手上掌握的可是真正的次一级稻种,根据他大量的调查研究,次一级稻种的减产情况,在10%左右,性价比极高,还是很受欢迎的。
而次二级稻种,就是经过两代留种的稻种,减产情况在25%-30%。
次三级稻种则会出现严重的种子退化,产量直接打回原形,亩产不超过200斤。
“这个小秀才还真厉害!搞出来的稻种,最多可以种植两到三代。实际上到第三代的性价比就不高了呢。”
魏光华意识到方唯的厉害之后,然后马上带人去了二队。
他去干啥?当然是换购稻种啊。
他掌握了稻种退化的规律和事实,别人也不是傻子,迟早也会知道的。所以,二队的稻种还会像以前那样无人问津吗?
魏光华从来不赌,所以秋收后第一个就跑来换购种子。
这两年,一队闷声发大财,谷仓里的稻谷堆积如山。别看他本人高调,但一队却很低调,没几个人知道一队的具体情况。
“方队长,我需要4000斤【南光一号】和4000斤【农垦58】三代稻种。你放心,咱们的换购比例不变,还是按照1比10的比例进行兑换。”
“咦?你怎么突然换购这么多的稻种,起码够你们一队种植三季的吧?”
“你别管,我多留一些稻种备用还不行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