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要他还以为这一季就这样了,大家会去追逐便宜的稻种,而不是找来找换购稻种。
但不管在什么年代,总有聪明人存在。
有人发现了稻种产量递减的可能,还有一些人发现像魏驼子那么精明的人,早早都换购了稻种,而且还是换购了两种(【南光一号】和【农垦58】)。
所以,这些生产队便赶在春耕前找到了方唯。
几天的功夫,队里又换出去了1万斤稻种,换回来10万斤稻谷。
谷仓里还剩下一些【南光一号】稻种,其他还有部分一代、二代稻种,这是留作研究用的。
再就是队里自己需要的稻种,可以用来换购的【农垦58】稻种,一粒都没剩下。
除掉各类型的种子不算,谷仓里还剩下29万斤稻谷,难怪会让很多人眼红呢。
匆匆数日。
队里的春耕工作启动,两台手扶拖拉机是绝对主力,驰骋在田地里。
机耕的效率就是高,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需要的时间还短。田地翻完,社员们开始撒基肥肥田,比人工一边翻地一边施肥快多了。
方唯和大哥抽空整理了自家的自留地,另外一亩坡地,邓元恩中午开着拖拉机休息的绕过来,不一会就翻了一遍。
谁家的自留地需要帮忙,他也是有求必应,这事儿得到了队里的应允。
“老三,你那边的坡地种什么?”
方平和以前一样,每到了这个时候就和三弟商量种什么的问题。
“一亩坡地这一季全都种黄豆,家里的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