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一驴一鸟,走过一程程山水,进入一座座县城,见人情练达,瞧生老病死:
玄明在乡野简易书塾暂代过教书先生,也出入过县学高门大户的书院;亲自帮农户收割粮食,也让囤积米面的商人损失惨重;在荒野里杀过欲吃他的妖,也在县城外河上垂钓,送过一个田螺妖一场机缘;睡过破屋草垫,躺过高床软枕;看过直言不讳的诚实货郎,见过巧舌如簧的商铺掌柜……
他由心而动,于自然山水中寻觅乐趣,在百味人生中寻找安宁,处江湖而不淡漠,临红尘而不世故,于红尘万丈中锤炼道心,在柴米油盐里品悟道理,心中天地愈发广阔。
每行十里,他取一捧尘土;每走百里,他拿一块石子、一片树叶、一根野草、一朵山或一碗泉水(河水)。
自风阳郡出游至今,他早已养成这个习惯,每次里程的量定,都是对心灵天地的度量;每件事物的收集,都是对心灵天地的填充。
月泉、月牙、月河、月池、弯月、弦月、清月、朔月……三个月内,玄明观了五百卷道经,足迹踏遍沧月郡三十六县,不管是山川湖河,还是大街小巷,无论是破旧茅屋,还是琼楼玉宇,都留下其身影。
秋尽冬来,清晨的沧月郡地上覆上一层白霜,一位手持拂尘、腰缠葫芦的白发道人牵驴临近郡城。
葫芦是玄明一个月前从一座深山中得来,此葫芦生长百年,在他入山时恰好成熟,与其有缘,玄明以另一件玄级灵物做交换,从守护灵葫的大妖那里换得此物。
其后岁月,他边走边用法力洗练、用阴阳气机祭炼,摄五行灵机蕴养,如今虽才半成品,但此葫灵性已然不凡,假以时日,必成灵器。
穿过巍峨城墙,走过宽阔城门,一股喧嚣人气扑面而来,玄明探头探脑地张望,不管是人声鼎沸的市集,还是临街的屋瓦楼宇,或是行色路人,都令他感到新奇。
倒不是真没见识,而是玄明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