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君洞内,放下紫檀狼毫笔,白亭山起身作揖,此时他不是圣胎境大妖,只是一位父亲,这一礼更是真心实意。
玄明坦然受了此礼,见此一幕,白亭山不由眉开眼笑,知晓他是答应此事:“多谢道友。”
拿起紫檀狼毫笔,仔细端详一下,玄明收入盒中,推了回去,说道:“道友经常笔走龙蛇,此笔在道友身边才是物尽其用。
贫道此番下山,原是为了给长姐贺寿,我那侄儿一家耕读传家百载,算是入了儒学之门,若道友愿意,不妨给予我耕读传家四字,想来有大儒手书,于后辈修行上能有所裨益。”
白亭山闻言一笑,没有矫情,拿起紫檀狼毫笔,行至桌案前,挥毫泼墨间写下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倾注大儒法意与浩然气。
同时再次在另一空白纸张上写下两行诗: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
字字熠熠生辉,行行浩气长存,停笔那刻,一股光明正大的沛然气息喷薄而出,又顷刻间凝于纸上。
搁下狼毫笔,白亭山将两幅字装裱好,收入卷轴,递了过去,玄明起身,稽首行礼,挥袖收起卷轴。
弹指在虎头上轻轻一敲,叫醒沉迷梦乡的山君,带着这位迷迷瞪瞪的虎妞,来到桌案前,他卷起袖口,拿起狼毫笔,同样挥毫落纸。
洋洋洒洒间纸上多了“山水”两字,旋即抬手虚握,摄来大青山灵机,以山水之气为墨,以草木之气为笔,书写一道山字符。
山中有水,水又养山,山水相连,蕴养万物,乃成灵性,灵而有真,真而成神,这便是山水之道。
玄明虽不通山神之道,但他精通地仙道,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山神在于维护,地仙在于创造,都是借地而修,又反哺于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