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直接一套“庸俗、刻意、粗糙”三连击,哪像日本这么宽容。
“我们可不是宽容。”王查理悠然道,“这是对上了。对不上你再试试看?”
也对,日本人的挑剔人尽皆知,对不上电波的东西,白给都落不到好。
那,如果书和作者同时对上了电波,又会怎样?
文学评论家尾崎真理子给出一种双重狂热:“《苍夜雪》当然配拿一切文学奖项,方星河様(さま)用东北写尽了除了东京之外的全日本,更是配得上一切赞美。15岁的他简直是为文学而生,自然流露出的威严和真挚就仿佛他笔下的双螺旋文字,有着足以打动铁石心肠的征服力。你们只要看看方星河様(さま)的那张脸,就能明白《苍夜雪》的问世是何等的天赐之事……”
苍吹顺其自然的转成方吹,并且病情日益加重。
这番话的逻辑在哪里?
她正常吗?
可此时不正常才是正常。
既然专业的文学评论家都受到了影响,读者们受到的影响只会更大,就因为方星河那张脸,75%的读者开始认为《苍夜雪》是严肃文学。
——nhk搞了个街头采访,调查结果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里面有75%认为它深刻且严肃。
天知道真的假的。
不过反转版本比起复仇版本,确实足够疯狂颠覆灰暗绝望,日本人就认准了这个版本,爱到不行,不允许任何人说它的坏话。
所以,文学界受到了一种倒灌——往常都是他们影响普通读者,现在是普通读者纷纷去信质问:你懂个鸡毛的《苍夜雪》?谁给你的勇气批评《苍夜雪》?你是不是因为太嫉妒方星河様(さま)才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