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与期盼,就在这样的思绪中,林菱已经找出了视频,依旧投屏在电视上,然后便又去忙着安排入葬的事情,比如鼓乐队、超度道士之类的人员安排,而各朝的人目光也都聚集在了那大大的电视屏幕上。
长刀出鞘,赤旗飘扬,炮声轰鸣。
大军列阵,铁甲生辉。
恢宏激昂的号角骤然响起,激昂澎湃的曲声汇成恍若奔涌的洪流交响在耳边,各朝的人都曾见过的、那黎明下宁静安和的长安街上,已是一片肃立之气。
忽然,空中传来轰鸣声,各朝古人下意识抬头眺望,随后猛地回过神来,又忙回望大幕,他们望见了那悬挂赤旗的飞机群组成了后世的数字掠过头顶,轰鸣声还未散去,他们的目光还不舍得收回,威武之师已紧随其后。
眼前的一切,背后却是穿过峥嵘岁月才不易得来的和平,这是几代人忠诚为国,潜心砺剑的成果。
那激昂的旋律中,战旗猎猎,步履铿锵如铁流滚滚——
他们来了。
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
大阅观兵这半个多时辰,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也让各朝不论是君臣还是有幸观览的百姓都目不暇接——首先叫他们震撼的是后人竟然有如此多的士卒种类!
唐贞观年间,李世民本十分以唐军为傲,毕竟唐初群星闪耀,不乏有一人灭一国的豪迈之举,大唐有陌刀军、玄甲军、轻骑兵、重骑兵、弩手、弓手、辎重兵……可后人却更多!
幸好林菱给他们放的是典藏版,因此是有主持人的解说的,不然古人们也会看得一头雾水,也正因为有解说,他们看得更为深入、清晰了。
因此在李世民眼中,后人的大阅实在与他们很不相同——他们似乎是将各种士兵都抽调了一部分,分别组成了一个约莫数百人的方阵,一开始出现的便有15个徒步的阵型,15个啊!这还只是开始呢,而这十五个阵型出场时,耳旁便恰如其分地响起了一个女子字正腔圆又饱含情感的话语:
【受阅时间仅有13分钟、经过东西华表短短96米,却要以每分钟116步的速度、75厘米的步幅、12米的间距,正步行进128步。为了这96米,他们每一位都在训练场里走过数千公里,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背,脚掌也磨出了一层层老茧。】
随着这段话,画面中还出现了一个小窗口,放了一段他们在准备受阅之前数个月的高强度集训,这也让各朝古人都看到了后人是如何训练这样一丝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