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咱们的孙先生,都去拜谒过明孝陵,尤其孙先生的《告太祖文》,写得实在是感人肺腑。
但其实,哪怕是在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在明孝陵里也并不孤独,倒不是马皇后陪着他,而是因为他陵墓的园区里还有个孙权嘛!】
没有被盗!朱元璋大喜过望,拉着朱标的手说:“咱就说过紫金山是个风水好的龙脉,果然不错!咱与妹子日后到了下面也能安眠了。”
幸好当初没为了孙权改址!
就像是心有灵犀一般,他随后便听到林老夫子说起孙权墓,这下可让朱元璋有些不好意思了,当年他要修陵寝,勘探来勘探去,最好的风水宝地就在紫金山,可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下头的人就报告说紫金山已经有主了。
还是东吴大帝孙权的墓。
那怎么办?陵寝也关系到大明龙脉、千秋万世的大业,最好的风水宝地他凭什么要到别处去?但是孙权毕竟也是东吴的皇帝,他在南京的名气可不比自己小,于是朱元璋想了想,便决定把自己的墓修到孙权墓的后头,虽然没有明说,但为他修陵寝的人都知道,他是预备叫孙权替他看大门了。
抢了人地盘,还压人家一头,但这话总归不好意思当面说出来的。
“嘿嘿,邻居,都是邻居。”朱元璋厚着脸皮,“南京六朝古都,多少王朝兴衰都在这儿,没法子,咱脾气也好,这挤点就挤点,不碍事。”
大臣们:“……”
这话说得,好像是您受了委屈似的。
【明孝陵的规模是非常大的,修建历时二十多年,动用了十多万的人力,最终才得以完成。
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70万平方米,即便是现在,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也因为明孝陵修得特别好,它也直接影响了后面明清五百多年、二十多座帝陵的形制,被誉为“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孝陵就像是明清皇帝陵墓的上好模板,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朱元璋被夸得那叫一个美滋滋,假意谦虚道:“哪里哪里,咱的陵寝是花了点功夫,但咱是大明头一个皇帝,这身后事总不好草草了事。”
随后高兴中又带了点晦气,“呸”了一声道:“咱大明皇帝照着咱的陵寝修也就罢了,那清朝又是怎么回事?什么都要效仿咱的大明,连咱的陵墓都要学,咋,他们自个没有匠人啊?”
【一般来说,规模如此巨大的帝陵,到了王朝覆灭、动荡年代必然会成为吸引盗墓贼光顾的藏宝地,但为什么明孝陵却安然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