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节俭”却是不行。
因为世人一旦节俭起来,他那些昂贵的商品又怎么能卖出去呢?
应该人人崇尚奢华,恨不得不断借钱,享受当下才好!
反正背债的又不会是自己,
自己只会通过对方借贷的行为,赚取更多钱财!
而对儒家的仁义,吕不韦也有些赞同,觉得世道稳定,才适宜让他这样的商人赚钱。
如果遍地都是强梁,他的生意也会不好做。
但太过仁义,又让吕不韦觉得不舒服。因为他是要赚钱的,岂能跟人谈感情?
最后兜兜转转,
吕不韦找到了一本十分有意思的书:
《杂说》!
这本从齐国流传出来的书,并没有只记录一家之言,而是包容万象。
可能上一篇还在讲兼爱,下一篇就在讲“独善其身”了。
很多学者不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的内容飘忽不定,文章来源不明,无法判断它究竟是哪一家的著作。
如果说是源于齐国的稷下学宫?
齐国那边学者也早就站出来否认过了,说从未写过这样的书册。
稷下诸子的言论,都是由他们自己整理成书的。
毕竟,
在这样的时代,知识是非常宝贵的。
稷下学宫不会那么随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