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唯一郁闷的,应该只有中野d纵的电报员,明明他有一个很好的电报机,结果成了‘通讯不畅’。
随着东北战场接近尾声,第九兵团被东野全歼在辽西平原,果军在东北的全军覆没已成定局。
在东北战事的当头棒喝之下,常瑞元瞬间清醒。
他不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开始认真考虑如何才能保住中原的果军精锐。
这是他手上最后的精锐力量,一旦有失,就代表整个江山将要易主。
权衡利弊后,为了保住政治资本,常瑞元决定放弃易攻难守的彭城,遵循‘守江必守淮’的古训,让部队退守坚固的淮河一线。
然而,此时有两个大问题摆在老蒋面前。
第一个问题,就是彭城剿总刘经扶的指挥能力。
作为一手提拔刘经扶的人,他的能力常瑞元再清楚不过。
以刘经扶的能力,光是守卫彭城都很难让常瑞元放心,更别说让他指挥数十万大军在敌前全面撤退。
而第二个问题,就是彭城大军的撤退方案。
在接到常瑞元撤退的指示后,何敬之立刻召开了国防部作战会议,商量撤退方案。
会议上,何敬之没有任何的废话,直接开口道:
“诸位,委座‘守江必守淮’的指示,你们也都知道了,不知还有什么好的方案?请诸位畅所欲言。”
下面的人立刻七嘴八舌互相讨论起来。
不过说来说去,也都是遵从指示,全面退守淮河南岸,至于以后会怎么样,以后再说。
郭瑰环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