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曰本战国时代,硝石非常贵,贵到什么程度呢?
一石硝石要卖七百贯文,一斤硝石平均要三贯文,能够一两家农户吃一年的。这还是低价时期,高价时一石千贯也有过,一般人看看价格就要头晕目眩。
在中古世代的曰本,“一两金沙一两硝”并不是开玩笑的话,就真是这么贵。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会儿铁炮才刚刚兴起,海外硝石输入还没跟上,大部分时间你就是有钱想高价买硝石,也没地方可以买。
现在丹羽长秀就遇到这问题了,他的主公织田信长刚刚组建了尾张国第一支铁炮足轻,列装了三百支大口径铁炮,还在战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他身为目前内政方面的大头目,需要保证这些铁炮不会成为烧火棍,能够正常开火。
也就是说,他需要在硝石又贵又难买的情况下,弄到大量的硝石,以配制足够多的火药。
那三百名铁炮足轻,以每人每次战斗配发一斤火药来计算——这已经压缩到极限了,这时代想把铅子发射出去,需要和铅子重量基本相等的发射药(此时黑火药还较为原始,以后才会达到1:2的发射效率),那以每次约37克铅弹(含小弹丸)算,每开一枪需要约30-40克老式黑火药,一斤火药也就够开十几枪,大约能提供三四分钟的远程火力,而这点射击数量,能不能完成一场战斗都不好说,确实已经是最低消耗了。
所以,就算以最低消耗来计算,每次战斗也至少需要消耗两百斤硝石,更别提发火药、制作火绳同样需要大量的硝石。
这还是一次低烈度战斗,万一某场战争旷日持久,来上三五次乃至十几次战斗都难分胜负,万一敌人笼城不出或是己方被敌人堵在城里,需要长时间天天放枪放炮……这就没法算了,搞不好两三千斤也打不住。
此外还有日常消耗,铁炮足轻也不可能只重复装弹瞄准等训练,隔一阵子怎么说也要让他们开几枪练练手,日积月累这也不是个小数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