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动作并不容易,可以看到教室里的年轻学员有很多肢体的协调性不够,动作十分僵硬,手臂的摆动像是跷跷板。
当然,也有些学员,特别是有舞蹈功底的女生,学起来就很轻松,在老师的指导下,片刻功夫就练得有模有样,整个人宛如一只在海浪上飞翔的海燕。
这就是属于格洛托夫斯基演员训练法的特殊技巧。
格洛托夫斯基演员训练法又被称之为“格派”表演法,是由波兰导演、戏剧家耶日·格洛托夫斯基所创。
这位是二十世纪剧场大师,与表演界大名鼎鼎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以及阿尔托同为影响当代表演艺术最为深远的理论家。
而他的“格派”表演体系,崇尚“质朴”和“贫穷”,认为大量灯光、服装、化妆、布景的运用扼杀了剧场演员与观众的交流。
同时在演技训练上,他也认为肉体是演员表演的枷锁,只有消除身体器官对演员表演的阻力,才能将其变成表演的助力。
因此他提出了一套极其严苛的演员训练法,强调通过严格的形体训练激发演员内在的精神能量。
例如比较常见的肢体对立练习,即通过将身体分为对抗的两部分,右侧肢体优雅灵动,左侧肢体笨拙呆板,如此调动情绪,利用这种冲突、对扛、拉扯,来激发训练者心中的愤怒、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
内中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就好似你正在专心做某件事情,结果边上一直有人在喋喋不休的打扰你,感觉是一样的。
当然啦,这种训练方法说起来简单,但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对于演员的天赋要求无疑要更高,它不仅要学生有更强的想象力,还得有强大的身体控制力。
特别是这种训练方法越到后期,对于学员的身体压榨强度就越高,像是所谓的“泼洒冰水、强光照射”,颇有些走极端的意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