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是真不知道这些,她每天去研究所
', ' ')('\n
第一件事是把手机存到柜子里。
研究所的工作时间是不能带手机的,这次会议的保密级别更高。
她来之前就收到了对方的邮件,她把重点部分做了个简短的报告。
然后就是大家的提问和讨论阶段,杨语桐特别喜欢和其他学者交流。
回国后这样的机会确实没有在美丽国的时候多。
“我看了刘总后面的算法,没有什么问题。”
杨语桐不光是对于京城研究所刘总工的后期算法给予了肯定。
她还对几个地方做出了优化,研究所的工程师们很受震撼。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他们京城研究所这个课题做了一个来月了。
杨教授看了那么会,就能做出优化来。
这三天的会议,杨语桐参与了不少的讨论,不止于本来拟定的题目。
几个研究所都受益匪浅,没想到杨教授的涉猎这么广,远不止大家知道的这些。
理论基础打的这么牢,下一步的项目落地就交给他们了,他们会尽最快的速度。
三天的会议结束的那天晚上,航天所聚餐,这边去年刚分配来的赵研究员有些扭捏的问杨语桐。
“杨教授,这个是您么?”小赵把手机递给杨语桐看。
杨语桐看到有人把她到魔都那天晚上的事给拍摄下来,还发到了网上。
“恩,还真是我,这模糊的侧脸你也能认出我来呀。”
杨语桐笑着问了一句,这观察能力还挺强的。
“不是我认出来的,是您的学生认出来的。”
她把燕大学生们纷纷在鹏哥微博下面留言的截图,给杨语桐看了。
杨语桐才知道网上的风言风语,三天的时间她都上热搜了。
她当时是觉得莫名其妙挺生气的,但这几天忙忙碌碌的都把这事给忘了。
她知道了原由后还真不怎么在意,后世她听过不少这样的新闻。
得志便猖狂的,那还真没见谁长久了。
杨语桐没表示,得了准信的航天所公众号发了消息。
“燕大杨语桐教授应邀来我所讲座,行程紧任务重。”
后面这半句算是对应了鹏哥微博说的,怕耽误自己的行程。
网友惊呼,原来还有这么个公众号,怕不是现注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