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服用诸如目前常见的,治疗胃病的中成药呢?
比如常见的“胃康灵胶囊”、“香砂养胃丸”以及“保和丸”等,你是无法通过临床试验和双盲测试监测到明显的指标波动。
为什么?
因为中药效果来的慢,慢到甚至你无法用具体的生化指标去衡量其效果。
再说细一点。
中医从始至终就讲究千人千方,即便最顶级的老中医也需要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调整剂量和中药。
顶级老中医尚且如此,中成药想要标准化治疗某一种疾病,很难。
想要通过有明显量化数据的,西药标准建立的临床试验更难。
甚至就连我们熟知的速效救心丸也无法在美国通过fda的临床三期试验。
想到这里,张扬渐渐收起了思绪。
也正因为这种情况,国家药监局对于中成药的上市审核也就相对宽松,只要确定药物毒理没大问题,
只要别吃死人造成明显的药物中毒,大部分中成药的药方都能审批通过。
也正因为如此,相比于严格、复杂、高投入的新药研发,国内众多药企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成药研发上。
毕竟,事少、钱多、还不用确定准确的疗效,只需要在古书上找几个古方稍微改良一下就能上市赚钱,谁还愿意做创新药?
这一次张扬购买了一个传统的感冒冲剂的专利,然后捐将治疗“t14蛋白”的药物成分隐藏在感冒冲剂里,也是钻了这个空子。
“主任,你也不能把中药说的这么不堪嘛,有一说一,中药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