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前沿理论体系,比如40纳米甚至28纳米等先进工艺的部分理论体系。”
“第三年,开始考核分流,进入星逸半导体实习。特别优秀的,在第二年就直接进入实习。”
“第四年,实习考核,分配到不同团队,正式开始工作。”
“你们自己培养?”贺卫华吓了一跳:“而且只学两年,大三就进入星逸半导体学习,这样能行吗?最起码得硕士毕业,甚至博士毕业吧?”
王逸摆了摆手:“那样意义不大,消费级半导体发展速度很快,国内高校教的都是落后几十年的东西,学一辈子也没用。最后进入半导体企业,还得从头学习。”
温季常很是赞同:“王董说的对,咱们北航本就代表了航空航天领域半导体最先进技术,教的都是航空航天芯片的前沿知识。但其他学校的消费级半导体,教的都是过时的东西。”
“像是星逸科技的28纳米工艺,那些高校的半导体大牛都不懂,拿什么教学生?”
贺卫华若有所思:“原来如此,那王董这样的提议,的确可以。好,就这么办,我没意见。”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这边也没意见。”温季常道:“咱们太缺半导体人才了,王董这样的方法,我双手支持。”
“好,那就这样定,我回头就去提议,要招生名额,把北航当作试点。”贺卫华笑说。
王逸心情大好:“感谢校长,院长,如此一来,星逸班稳了。”
“呵呵,你客气了,我们也只是帮着招生,培养方面还得你们自己来。”
“已经很好了。”王逸笑说。
若是让星逸科技自己招生,根本不现实。
但由北航出面,多招1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