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一直没上战场,韩致作为大将,自然不允许手下的战士以逸待劳,耗了锐气。
再说另一边,陆久安不
', ' ')('\n
仅考察了梨家湾的河流湖泊走向,接下来陆陆续续地也看了其他洪水多发地带,这样接连行了几日,衙门的书吏主事已经吃不消了。
好不容易熬到陆久安下令打道回府,又被县令身边的长随陆起告知,要一起开个研讨会。
衙门官员叫苦不迭:“什么老什子研讨会啊,这新来的县令就不带休息的吗?惯会磋磨人!我不去。”
“好了你消停点。”另一个书吏劝道:“这么多天下来,你还不知道咱们这个县令说一不二的性格吗?现在形势迫在眉睫,一个时辰肯定要掰成两个用。”
陆起有些心疼地为陆久安脸上被晒地通红的皮肤上药:“大人,这水非得治不可吗?”
“必须治。”陆久安斩钉截铁道。
“那上一任县令没治不是什么事也没有吗?”
“他是他,我是我,他不治水,那是他尸位素餐不作为。”况且也不知道要在这穷地方呆多久。不治水,就没粮,没粮的话,就只能喝西北风去。
穿越之前那档节目里,有一期就是关于黄河治理和洪灾防治的,作为节目的总策划,陆久安是详细看过收集来的资料。
从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再到21世纪现代人民抗洪救灾,跨越了几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经验,积累了华夏古今人民的智慧,无论如何,要把这次洪灾风险降到可控范围内。
陆久安发挥群策群力的效应,集思广益,让在座的各位积极发言。
县衙众人没有经历过如此这般匪夷所思的场面,一时有些冷场尴尬。
好在陆久安早就料到有此场面,提前嘱咐过陆起好好当托。陆起在他的授意下指着桌子上的河流走向图当先开口。
陆起作为陆长安的书童,现在是陆县令的长随,有他带头,气氛自然是热络起来。
“可以加高怒江河堤,防止河水倒灌。”
“胡说,怒江口子补上之后何时倒灌过,明明都是内涝,依我看应该多挖一条河道,将洪水引至怒江。”
“洪水期最多两月有余就到了,挖河来不及。”
陆久安没有想到,第一次研讨会的效果如此好,县衙里的各房书吏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简直是热火朝天,每个人都各有说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