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啊。
【小剧场】
草原上的阿爸,和城市里的家人,都以你为傲。
高山一样的好口碑【改】
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
大队长等人从场部回来时, 人类冬储最密集劳作的阶段已过去了,接下来就要开始着重考虑牲畜们的冬储食物。
夏储的草早已晒干囤放在仓库,北方的牧草一年两割, 第二割就在下霜前一个月——10月的呼伦贝尔一般就会下第一场雪了, 所以9月必须把牧草割完,才能保证割伤后的牧草末端在下霜前长好,不被零下的雪天冻伤。
牲畜们冬天也要在冬牧场放牧吃草,但遇到雪天、风天不适合放牧,就要消耗夏天和秋天储存的草捆。
整个冬牧从10月1日开始, 要喂到来年3月转场春牧场。如果遇到有许多牲畜身体状况不适合转场的, 储存的草捆还要继续喂养留在冬驻地的牲畜, 直到冬驻地后山春草树木复苏。
纯靠打草捆喂养的话, 一头牛一个冬天要吃15捆草捆(瑞士卷), 第七生产队有上千头牛,羊更多, 还有马和骆驼,冬储喂养的压力很大。
如果遇到雪灾年,草捆不够吃, 牛羊就得一茬茬饿死, 春夏就算养膘养得再肥都白费了。
所以牧民们到了深秋都会仔仔细细清点仓库里的草捆,在下霜前最后一次割草储存时, 一定把草备足。
第七生产队割草这天连吴老师都带着学生们出了门,工作马负责拉打草机,打草机不够,青壮男女们举着镰刀要顶上, 孩子和老人则在后面收拢割好的草, 谁也别闲着。
恰巧这天场部研究所里的两位牧草研究员也坐着马车赶到, 于是在打草前,先请研究员做起第七生产队这片冬牧场的土地温度、湿度、牧草种植密度、紫花苜蓿生长情况等等一一做详细记录。
由于针对牧草种植、草场保养等技术,整个国家都还处在研究阶段,为了让‘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及其他好牧草在不同湿度、温度、泥土成分的草场都蓬勃生长,研究员们针对各不同因素引发的牧草生长状况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记录和研究。
但到现在为止,紫花苜蓿每年返青状况仍不太乐观。
过冬后紫花苜蓿被冻死、干死等导致不返青,公社就要再花资金购买更多草种,也还要继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重新种植,而且优质牧草种不好,整个国家对畜牧业的规划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草不好,一切都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