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思绪不由得飘回到了童年……
五岁那年,他在郾城也曾经看过这样的剑舞,那是由大唐最出名的舞圣公孙大娘所舞。
彼时的公孙氏,锦衣玉貌,矫若游龙,一曲剑器,挥洒出大唐盛世万千气象。
正如那时的大唐,在杜甫眼中,是何等的壮丽辉煌,有乐圣李龟年、有画圣吴道子、有草圣张旭,有王维,有李白,有孟浩然,有贺知章……
杜甫看着看着,眼角就不由得湿润了起来,在他眼中,好像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时代——
回来了!
只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宋代文人刘过的词句)
杜甫内心突然生出了一股强烈的欲望,这股欲望,可能也是刻在每一个夏国人内心永恒的执念——
落叶归根!
他想要北归,想要回家,想要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回到长安、回到郾城,回到故乡,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再看一眼当年公孙大娘舞剑的场所,再重游一遍自己儿时玩闹的乐园……
可是,即便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愿望,在那个年代,都显得尤为艰难。
杜甫归家的旅途再次被战火所打断,他不得不滞留在了江陵,此时的他,连执笔都成为了一种奢望,身体孱弱至极,只能由儿子代为书写。
而在江陵,杜甫的朋友圈也终于是凋零了下来,他的老朋友们一个个逝去,他自己又无权无势,没有什么显着名望,在江陵也找不到救济他的熟人。
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
穷途末路的杜甫,只能继续漂泊流浪,然后来到了岳阳,登上了岳阳楼。
岳阳楼立于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古往今来,不知诞生了多少文章佳句。
但此时的杜甫,已经连眼前开阔的景象都不太看得清了。
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回家的愿望,终究也只是愿望,梦幻泡影一场空。
于是站在岳阳楼上,他低声悲吟道: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