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为什么连年龄这么大的老者都要被征发去往前线战场呢?
原来是因为家里的壮丁,他们的儿子,早就已经被派往了前线,并且其中两个已经战死,家里只剩下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孙。
若老者不去,谁又能补上他们家空出的兵役名额呢?
去了,尚且还能让老妻和幼孙,能在家中勉强度日,若不去,只怕连这卑微苟活的希望,都会被如狼似虎的官差剥夺!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昨夜才举行婚礼的新婚夫妇,第二天一早,丈夫就被兵丁抓去了前线,从此夫妻二人不知是否还有相见重逢之时。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当青壮都被抽调一空后,农村里又剩下一副怎样的光景呢?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的三吏三别,写尽了人世沧桑,把底层百姓的悲苦与凄凉,描写得入木三分,哪怕只是捧着书卷读,都忍不住心里发寒,倍感绝望。
杜甫痛恨这个乱世,也羞于再面对自己的官身,于是他半途请辞,再次成为一介布衣。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