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杜甫主要是写律诗,律诗的特点是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特别是七律,内容上绝大部分属于奉和应制、登临酬赠,还记得王维的例子吗?就连王维这种级别的诗人,要是去写应制诗,也是佳作寥寥,纯粹是被束缚住了手脚。
要是严格按照律诗的规格,汤光远能品读到,就连王维以及一些过去《故事人生》里提及到的唐代诗人,写出来的诗作,也有不少失对、失粘、重字之误。
不过如今已经没多少人会去严格区分古诗、绝句和律诗之间区别了,所以显得无伤大雅。
但杜甫呢?
他不仅严格依照了律诗的写作规范,而且还把应用的范围,从奉和应制、登临酬赠拓展到了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
最夸张的是,他还用律诗去写时事!
这和要求你用文言文去写现代的新闻有什么区别?
简直吓人。
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
为什么《登高》是七律第一?
普通听众一般是听顾知书这么一说,也就顺其自然地接受了这个观点。
但汤光远还真就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认真地考究了一番。
然后被震撼到了。
《登高》全诗在声律句式上,极其精密、考究。
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
高,实在是高!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汤光远把自己的分析放到了网上,顿时又是引起一阵热议。
原来古诗之中,还有这么多的门道,还有细分领域!
杜甫真是天才,把律诗带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而且还是用这种和风细雨,不彰不显的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