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逮捕的照片。
等新闻传播出去, 外界立时便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关“穿着婚纱的新娘”的讨论几乎遍布大街小巷,尤其是在案件发生的s市, 更是人人都在聊起这事。
有人言辞凿凿地说必然是新娘早就已经变心,所以才精心策划了这一场谋杀,也有人认为说不定就是夫妻之间的口角, 新娘情绪激动之下下手过重导致的悲剧, 甚而还有推理小说爱好者认为,新娘坐在现场不代表她就是真凶, 毕竟哪有杀了人还不赶紧逃跑的?真正的凶手,恐怕另有其人。
当然,这些推理在知道真正情况的警方看来,多少显得有些可笑了。
他们对当时的案发现场进行了仔细的搜索, 凶器、指纹, 包括对死者陆明进行尸检的结果都表明, 杀死他的只有可能是陈霁。
并且在对陈霁的审问中,她也没有对这一结果提出异议。
唯一称得上疑点的,是陈霁对于自己动手的原因一字未提,在整个审讯的过程中,她只重复一句“是我杀了他”。
尽管警方从陈霁随身的包和家中都搜出了治疗抑郁的药物,包括他们请来的精神和心理专家也认为,陈霁的精神状况并不稳定,但这些线索并不足以推翻她是凶手的这一结论。
并且从她明明在体型和力量弱于陆明,却成功将其杀死的结果来看,警方也更倾向于推断,她在动手时的神志是清醒正常的。
这种情况下,整起案件的始末似乎都已确凿,缺少的那一部分也不足以改变对陈霁定罪的方向,因为该案件引起的重大社会影响、以及陆明的父母颇有势力,陈霁极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先前就报道过“穿着婚纱的新娘”一案的记者因为坚信这其中藏着一个更大的故事,所以以陈霁律师助理的身份,加入到了这起案件的调查中来。
整部《穿着婚纱的新娘》以双线展开:一条就是影片开头的,陈霁坐在疑似精神病院的房间中,接受医生的提问,另一条则是记者李茜和两名警员余均,吕义平,三个人,针对陈霁的过去,展开对应的调查。
两条主线,一条回忆,一条现实。随着李茜三人的调查的深入,属于陈霁和陆明的过往也逐渐展开——
在对陈霁和陆明两个人社会关系的调查中,两人的好友均表示他们的感情一直很不错。陈霁是一名独立的网上画师,陆明家里经营一家公司,两个人在两年多前因为陆明公司策划的一起活动相识,并且迅速坠入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