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沉吟,李灿倒是也没有意外。
非要形容的话,那便是
唱歌只能说是不跑调,但基本没有声乐功底,跳舞更是广播体操,动作是标准了,可非常欠缺舞蹈需要具备的“质感”-——律动。
忽悠普通人可以,但在专业人士面前完全就是笑话。
对偶像来说,音乐舞蹈作品确实不重要,长得帅点,漂亮点,会撒娇卖萌,会扮帅耍酷就行,主打的就是用包装出来的虚假性张力来定义潮流与审美,以此对年轻客户群体噶韭菜。
但实则,这样的营销社会影响非常差劲。
想到这,李灿摇摇头,在心里问询起来。
“小艾,如何在推偶像的过程中避免饭圈化与负面影响?”
【娱乐经济无非就是贴标签,搞对立,分层级,创造彼此之间的身份认同与优越感,造星过程中,对偶像的过度神化,更是强化了这一属性,自然戾气丛生。】
【之所以偶像容易招黑,主要便是因为其身份包装过于闪亮,名不副实,空洞虚假,对粉丝进行服从性测试与pua,公关也只从经济层面考虑问题,思想三观合理性与社会影响从不考虑。】
【避免饭圈化的最好方式,便是建立积极审美,主动打碎偶像滤镜,彻底祛魅】
随着小艾的分析与解答,李灿瞬间思路打开。
很多偶像都有着严重的饭圈问题,早晚要挨铁拳处理。
恰钱是要恰的,但别太烂。
祛魅,打碎滤镜,其实就是一种偶像“下乡”,主打的就是一个接地气。
这样的人设或许从理论看来和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