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有好事儿
京城的住房有多紧张?
大杂院本来就够紧凑了,为了挤下更多人,院子里到处都是违建的地震棚、小厨房,满满当当的。
有些院子,甚至被挤占得只剩下单人通过的小巷子。
这两年就更挤了,知青大量回城,找不到工作、分不到房子的,全家挤在一块,晚上想办事都找不到地儿。
许今秋家就是这样。
她家在院子里有三间房子,小时候还算宽敞,现在就不行了,俩哥哥都结婚了,一人占了一间房。
剩下一间是父母住的,还有四个孙子孙女,她都没地方挤。
回城之后,许今秋就借住在赵园园家里,一直到进入舞蹈团工作才搬进职工宿舍,只有周末才会回去吃饭。
倒不是说许今秋跟家里关系不好,恰恰相反,父母都很宠她,只是这种情况很普遍,很多知青回城后,都借住在别人家里。
高层也看到了,为了缓解住房紧张,年初推出第一批商品房,就在团结湖那块儿,400元一平,一套三万元。
然而,并无卵用。
在这个万元户都要戴大红的时代,有几个家庭能拿出三万元?
京城的万元户占比仅1%。
第一批商品房才160套房子,开盘几个月了都还没卖完呢。
说到底,还是穷闹的。
对比如今的住房条件,李红兵一个老光棍占着后院两间大屋,有多招人恨就可想而知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