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把饭送上来,林场的工人席地而坐,就地吃了起来。
吃完午饭,工人们各自找地方休息。
江大桥走到树下,拿出一本人民文学杂志看了起来,他平时也没太多爱好,就喜欢看点闲书。
略过不喜欢的内容,不知不觉就翻到最美的青春。
“谨以此书致敬塞罕坝精神,致敬时代的逆行者。”
江大桥顿时来了兴趣,还是第一次看到写塞罕坝的书,看到作者署名时,还愣了下,脑中不由地出现一个黑瘦的身影。
“不会是那小子吧?”
带着一丝疑惑,江大桥开始阅读正文,思绪很快就进入故事中,一直到队长喊人了,才恋恋不舍地放下。
看着眼前三十多岁的女人,江大桥把书递过去:“队长,给你看个有意思的,这篇小说是写咱们塞罕坝的。”
“写咱们这儿的?不会是伤痕文学吧?”陈晓娴皱起眉头。
当下的小说,能写林场、农村的,基本跟知青有关,其中大多数都是伤痕文学,也是她最不喜欢的文学类型。
不能说伤痕文学一无是处,只是这种文学否定了太多的贡献。
陈晓娴还真怕塞罕坝被写进伤痕文学里,把一代人、将近二十年的付出,全部给否定了。
一九六四年!
陈晓娴跟其它五个女生一起,是第一批来到塞罕坝的女生,还被当成典型宣传:六女上坝。
哪会儿坝上连房子都没有,只能挖地窨,住地窝子,冬天来的时候,白毛风就在头顶呼啸,简直能冻死个人。
当时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