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但可惜的是。
开店的和炒菜的,还有送餐的,都不是机器人。
如果都是机器人那就好办了,因为硅基生命最好被压迫。
老子给你设定了10分钟出餐,你要是出不了,那一定哪里的软硬件出问题了。那就给你升级更新,要是升级更新后还是不行呢?可以给你扔到电子垃圾回收厂,老子换一台plus、p、a、ulta版的。
但显然你并不能这么对待碳基生命,因为碳基生命好歹是受法律保护的。
碳基生命不但无法被程序精确控制,而且还无法与后台系统保持实时联络。要是某份餐品预测是来不及出的,炒菜机器人可以提前预警通知,但炒菜的师傅显然没法精准预测也没法即时给后台发消息。
因为碳基生命的脑子里显然没有wifi之类的传输模块,碳基生命之间的沟通方式终究还是太慢太原始。
哪怕是林远和算力系统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是受限于此--系统可以通过林远的眼睛采集数据,但系统无法把处理的结果通过林远的手打印出来。即便林远想给系统开放自己的手脚权限,但林远自知以自身的血肉结构应该比不上打印机的速度,更别说和wifi传输比了。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人的因素”,造成了每份餐品出餐时间的不可预知。同时,也因为人的因素,造成了每个骑手当日送餐能力的不可预知。同理,那帮点餐的家伙的行为也是不可预知的。
即便如此,但林远觉得:碳基生命的美,正是因为这种不可预知。
他想起了给他奶茶喝的那个憨货妹子。如果一切都是程序化的,那人类也就少了那种“眼前一亮”“怦然心动”的美好。
但并非所有的不可预知都会产生正面作用,而要处理人类工作场景下的不可预知,ai就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