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之二左右的框架,剩下的三分之一屋顶由半面木板和半面木窗装钉——从船上带下来的木窗很多,到现在才用了两个。
木窗组装的另一个房间必有缝隙,下雨时肯定会漏雨,不适合居住,但胜在采光好。
陈舟想在阳光房的地板上用石砖砌出两排圃,然后往里面种一些草药或农作物幼苗。他从鲁滨逊漂流记中看到,在果树山谷附近的那片草原,生长着很多可食用的农作物。
其中可确定的品种有甘蔗、烟草、巨型芦荟、甜瓜、葡萄,据书中描述,或许还有木薯,那是印第安人的主食,但鲁滨逊没能找到,想来岛上应该是有的。
等到旱季,陈舟打算出趟远门,移栽一些甘蔗、芦荟、甜瓜和葡萄到这个阳光房,顺便找一找木薯。
稻谷和小麦作为主食,食用起来口感自然没得说,也符合他的饮食习惯。
但这两种农作物加工起来太麻烦了,受品种所限,产量也不高,性价比不如能直接食用的高产作物木薯。
甘蔗和芦荟也很重要。
烹饪需要用到的调味料中,盐是最不可能缺少的,紧挨着大海,制盐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顶多质量差,吃起来发苦,却也能勉强食用。
就要依赖甘蔗了。
甘蔗是白砂的原材料之一。
在17世纪,欧洲已经开始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大批量生产美观含杂质少的白砂了。
通过发达的远航交流,他们在世界各地殖民,建立种植园,大量种植甘蔗,然后购买奴隶或是雇佣工人,收割成熟甘蔗,将其切成小段,压榨出甘蔗汁。
经过多级蒸发、澄清、结晶等工序,甘蔗被制成干净纯洁的白砂,贩卖出去,牟取暴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