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诗词有云“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蓑衣便是古人的雨衣。
它的外形简单有效,既能防雨也不耽误工作,正符合他的需求。
生于21世纪,陈舟从小见到的雨衣全都是塑料或橡胶材料制造的。
幸亏现代影视技术发达,从电影中的江湖侠客身上,让他了解到了蓑衣的外形和大致结构。
蓑衣的上半部分有一个能绕脖子一圈的类似披肩的结构,它能完全挡住滴到肩膀上的雨水,并产生一个坡度,使雨水向下流淌。
蓑衣的下半部分类似于短裙,肥大厚实,整体呈上窄下宽的桶状,配合好搭档斗笠,应对小风小雨根本不在话下。
按传统工艺,蓑衣应是由棕树树皮制造。
陈舟找不到棕树,更不知道怎么用棕树树皮制造蓑衣,他打算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来制作一件独属于他的蓑衣——海豹皮。
作为常年待在水中的动物,海豹皮的防水性能自不必说,且皮毛柔软厚实,还具有保温效果,完全可替代棕树树皮。
大海豹皮形状不算规整,自从感冒后,陈舟一直把它当毛毯用,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把海豹皮的边角修剪一下。
将海豹残缺的脑袋部分,四肢部分全都割掉,只留下一张长方形的身体部分皮毛,铺在床上看着美观多了。
至于割下去的部分,无法做成完整皮料的部分割成小皮条,当绳子用,能做成皮料的部分与小海豹皮放在一起,留待制造“皮蓑衣”。
多点亮一盏灯,没敢先吃饭,怕吃饱了犯困耽误工作。
从晾晒架上取下闲置许久的小块海豹皮。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