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用提前留下的火种点亮油灯,整理好小块帆布,长火绳、沙漏以及用于挖出火药通道的凿子和锤子,清点完数量,陈舟开始了第一次搬运。
随后,他又往庇护所施工处搬了两桶黑火药,这才算准备就绪。
前日火烧过的洞穴内仍散发着淡淡烟熏气味,平台上一排实验爆炸效果的土堆开了,碎石块飞得到处都是,遍地狼藉。
原本用镐头和铁锹挖掘得较为规整的山洞也被烧得不成样子,内部凹凸不平,地上还残余一些砂土和灰烬。
凝视着仿佛被轰炸过一遍的庇护所,陈舟拿出炭棒,在起伏的洞壁上画着线条,找出合适的位置后,直接掏出凿子锤子和撬棍开始打孔。
第一次尝试爆破,他准备使用小分量试一下效果,免得威力超出预期产生不必要的危险。
整个安置炸药孔道直径30左右,深度1.5米,直来直去,前后一样粗细。
被干燥帆布包裹好的黑火药插着引线,将从孔道口进入,直达底部,然后等待点火。
凿一条孔道远比挖掘整块洞壁简单,而且有坚硬的金属撬棍帮忙,陈舟很快就完成了这项工程。
在放入炸药前,他仔细地检查了引线,确认末端完全埋入了黑火药中,唯恐待会出现哑炮,埋下一枚拆也不是不拆也不是的“不定时炸弹”。
一点点塞入火药包时,陈舟也在一寸寸地观察作为导火索的火绳有没有从中间断裂的部分或是油浸得不够全面的地方。
任何微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导致爆破过程出现问题,不容大意。
两米多长的火绳,足足续了半个小时。
确定一切正常,陈舟将早就准备好的油灯拿了过来,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导火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