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只有一个人。
木筏宽达两米,船桨太短,他无法同时划两边。
如果一直保持相同的频率划同一边就会使木筏原地打转,想同时划两边则需要他频繁地左右挪动,而且动作幅度还不能太大,腰板也不能伸直,以免影响船体平衡。
重复着这套动作,搞得陈舟比锯木头还累。
身体疲惫也就算了,最糟心的是,陈舟感觉如果不是顺应水势,木筏的前进速度可能比乌龟爬快不了多少,在这个过程中,船桨发挥的作用约等于0。
“这样下去,登岛成功倒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我该怎样把木筏划回船边呢?”
叹了口气,感受着身下木筏的晃动,陈舟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陈舟”谐音“沉舟”。
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靠水吃饭的人来说,这个名字绝对称不上吉利顺口。
只因陈舟父母长辈世代居住于内陆,对沉船翻船等词汇没什么忌讳,才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
不过这个名字也不是脑子一热随便起的,其实源自刘禹锡的一句诗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陈舟的父亲希望他能蓬勃进取,作为家庭新的一代超越老一辈人,摆脱这个贫穷普通的家庭环境。
但很显然,这个期望并没有奏效。
当然,名字的寓意没能使陈舟出人头地,所谓沉船的谐音与诅咒自然也是无稽之谈。
只不过在此前的生命历程中,陈舟确实未想过他竟然会有在海上划船的一天。
风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