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木屑纷飞,渐渐堆成小山。
夕阳西下,一天时间转瞬即逝。
收拾好工具,走向船舷准备观察潮汐时,陈舟突然灵光一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直接在船舱侧面找出一个合适的高度,恰当的位置,然后在不影响船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将船舱割开一个两米多宽的缺口。
木筏的各个部件制造好后将被搬运到船舱中的缺口旁,然后在那里完成组装,在那里下海。
这个方法的重点在于船舱缺口的位置必须高于海平面,以免海水倒灌进船舱。
但缺口也不能太高,太高就会影响木筏下水。
而且大海每日潮起潮落,水面的高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取一个最高值,然后再往这个高度上增加半米的保险量,确保安全。
反复在脑海中推敲着“拆船下筏”计划,陈舟最终没发现明显的瑕疵。
对于开口的位置与船舱地板高度冲突或木筏沉重无法推动两个问题,他也想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假如合适的开口位置恰好处于两层船舱中间,一面是地板一面是天板,他就拆掉这块隔层,然后将木箱堆叠至合适的高度,制造一个高度恰当的简易平台放置木筏。
假如木筏沉重难以推下海,他可以提前将平台搭建出一个向下的坡度,并在坡上放置一排滚木,使用撬棍撬动木筏尾部,就能把木筏送入海中。
至此,拆船下筏计划已十分完善,大的问题全部考虑到了,倘若实施方案时遇到其它意外,应该也不会太难解决。
现在只差潮汐起落的时间点以及潮水峰值的高度了。
原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