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上的三言两语,枯燥平铺直叙的入眼,解读出来就像是层层叠叠的山峦一样,听起来是口号,做起来不知道下多少功夫。
他码头生意不好坐,工人是他的,尽可能的他要转型,把人招录到机场里面去,在时代的洪流中,港口集团国企财力雄厚,飒飒也是要退出码头市场的。
私人码头的时代已经落幕了,国有化运营统筹,才是最好的发展,“我们曾经是最先开放的一批码头,但是现在你看上面比不过天津港,下面比不过南通。”
现在国内就是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奥运年脚步放缓反而是一件好事,飒飒心里吐口气,“港口集团筹备成立,之后我们就是下面的二级公司。”
“那你身价倍增了,国企的二级老总也是好的,拿的都是年薪。”熠熠笑着安慰他,“以后就对您一个要求,外包给您的劳务公司,希望您继续发扬法治传统,对所有工人提供最基础的保障,我不想在法院遇见你跟工人打官司。”
飒飒就笑了笑,“行。”
码头工人最容易出事,工伤离职都会有,很多工人甚至会因为待遇问题起诉,或者解雇被起诉,这一点飒飒常年是做的最好的。
奥运开幕之前,飒飒的码头时代落幕,恰逢国企改革三十周年。
根据奥运年统计,那一年的国企激流勇进,从上海下发国企改革意见为序端,拉开了大企业大集团的强盛时代,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实现三十年空前占比最高。
国企央企、私企与民企百花齐放,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排头兵,在国际上鱼跨国公司抢占市场份额,股份制改革已经占据主流,飒飒在国企优厚的政策之下,能上能下,码头劳务集体改制,成为港口的一份子,共同打造国企“巨星”。
而冯飒飒在国企改革洪流中,并不逊色,国际航空货运的优势在种种因素影响之下,优势凸现,在远洋运输低迷,海盗盛行,海洋交通事故频发的状况下,冯飒飒开启了国际航空货运的艰苦奋斗期。
熠熠在竞争上岗中脱颖而出,职位往上一提,从稽查调动至总机关,免职任职前后脚下发,履新分管大数据风控条线业务,上半年港城企业财报信息,入库税额破百亿。
从入职到现在,十年磨剑,才到了现在的位置。
她的不易跟艰辛,其间酸甜苦辣,大概只有自己明白。
前人事科科长第一轮民主投票惜败,第二轮自主答辩里面,彻底落败,另一个竞争上岗的通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