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就不包了,不生就再干,能干的时候就得干,谁还觉得钱多呢,这是经济好了,一个大棚能赚十万块钱,以前我们种地的时候,一年一万块钱苦不上,有钱赚的时候就多赚,谁知道过几年行情怎么样?你看着西红柿人卖的多贵,再干几年。”冯立仁盘算着,前半辈子没攒下来钱,因为种地就是糊口,没有发家致富的属性。
后来村子里种大棚,还得感谢之前的镇长,一个好领导真的不一样,人大学生下来的,考察之后觉得太穷了,托着同学的关系去农科院检测,这土质就适合搞大棚,因为地少而且山地多,大棚量产的好,又适合种果树。
人就又请专家下来,跟这个村说你这边种草莓,都种草莓吧,扣大棚干着,干了几年人就走了,不声不响的下一个又来了。
很多领导,在的时候你不觉得好,因为他做的事情,可能五年十年之后,甚至二十年之后才能让你回味过来,当时大家是觉察不出来的,比如说修一条路,你只觉得修的时候不方便,修完了之后路挺好的,但是这条路直达通往市区,打破县局壁垒,你十年后还只有这么一条路去市区,那就知道这个领导好了。
让大家扣大棚不种地了,村子里造福眼前三代,老有保障,中年人跟冯立仁这样的也立住脚不用去外面干建筑工地了,供着下面小的也能读书也能去城里买房。
所以现在大家想想,前前前下来的那个镇长,人家是真的主治一方,造福一方,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官的。
冯立仁不懂什么政治,但是很朴素的平时跟儿媳妇的话题,就这么一个牵扯到政治的,“人到你办公室了,你得给人倒杯水,有时候老觉得干得好的不升职当官,也不多给钱,但是人家钱一定不能拿。”
要发财,就得去做生意,要当官,你得有能力,还得有情怀。
政绩不是写在履历里面的,履历里面的年现任职职位多么枯燥干巴,履历都是写在土地上的,此后一生路过自己曾经的治下,看看自己当初修的路,种的树,看看这边一个一个的大棚,那感觉是不一样的,这才是真正的履历。
熠熠现在的情况,冒头之后各方面都打压都有,接踵而至,下面同龄的不服气,觉得显着你了,资历高的也不服气,年轻人还得看谁走的远,这个路你不一定走的下去,或者你没走下去就给人掐断了。
总有一个平台期,让别人觉得这就是你的天花板,你提三级可以,你从三级往上,那就不是你能决定走下去的路了,把握已有资源的人,总会觉得自己把路堵的死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